
在高校财会教育的讲台上,有一位执教数十载却始终保持着教学热情的教育工作者——粟增富教授。他主讲的《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创新的教学设计和鲜明的育人特色,赢得了师生的广泛认可。学术积淀深厚,课程设计独具匠心。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税收专业数字化教学改革,助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会计学院税收学系许卉老师于2025年7月20日至8月20日赴广西讯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挂职锻炼。此次实践是学院推动校企协同育人、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通过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将产业前沿实践转化为教学资源,为税收专业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为深化产教融合,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会计学院审计学系覃嘉薇老师赴柳州市佳德二手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机动车检测分公司开展为期1个月的挂职锻炼。期间,她扎根企业财务一线,将审计专业理论与实务结合,既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又积累教学案例,实现“实践赋能教学、教学反哺实践”的双向突破。
学生小徐,是毕业班学生。学习成绩良好,做事踏实,责任心强,有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良好。大四上学期,小徐开始备考国考,此时也正当毕业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阶段,小徐倍感压力,感觉到工作上时常会力不从心,备考和论文的双重压力,让自己更加喘不过气来。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近日,我院财务管理系莫茜老师前往北部湾财税集团开展了暑期的挂职学习。此次挂职旨在深入企业一线,熟悉会计实操的全流程运作,将前沿行业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为培养应用型财经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在林萍老师的课堂上,理论从未囿于课本,而是通过鲜活的案例、积极的互动和温暖的鼓励,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而这,仅仅是她教育生涯中一幅细腻的剪影。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025年7月14日至7月28日,会计学院选派骨干教师廖静老师赴广西盛源行电子信息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挂职锻炼,聚焦税务咨询与账务处理实务,通过“沉浸式”企业实践提升教学科研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注入新动能。
2025年7月4日,广西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教育教学数字化大赛,经过激烈角逐,我院赵惠梓老师凭借其创新的教学设计和出色的课堂表现,荣获校级二等奖,展现了她在教学领域的卓越才华和专业素养。
本案例以所带班级校大学生G某为例,G某为班级男生,性格开朗乐观,进校时深受同班同学的喜欢和支持。因其努力刻苦,肯下功夫学习知识和工作技能,平时注重人际交往,为人热情和善,在大二时(2022-2023学年)留任其所在的学生组织,担任重要部门的部长一职。但是担任干部半年后,该生突然有所改变。
某宿舍的A同学发现自己存放在宿舍里的数百元现金不翼而飞,随后在与其他室友交流中得知,B同学近期经济状况似乎较为紧张,且钱财丢失当天B同学有单独在宿舍,近期行为有些异常。这些信息让A同学对B同学产生了怀疑,宿舍内的氛围因此变得紧张而尴尬。A同学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私下向辅导员反映了自己的猜测,希望老师能介入调查并找回丢失的钱财。
在广西外国语学院审计系的教学一线,农海燕副教授以深耕会计与审计教育数十载的深厚积淀,成为师生心目中的育人标杆。作为资深 “双师型” 教师,她将学术深度、实践温度与育人情怀有机融合,为审计系人才培养注入强劲动力。
樊朴,男,中共党员,双师双能型教师,研究生学历,在读博士三年级。会计从业资格证、网球国家三级裁判员兼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级商务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