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10月4日下午,会计学院税收学系在大同楼D315成功举办了“教学方法与教案撰写规范”专题研讨会。会议聚焦教学创新与教学文档规范化建设,与会教师齐聚一堂,通过深入研讨和优秀经验分享,共同探索课堂的打磨之道。副院长钱宇晴博士与系主任谢清教授主持会议并作核心指导。
会上,钱宇晴博士发表了指导性讲话,明确指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坚持“规范”与“创新”双轮驱动。她强调,规范是教学的“压舱石”,要求全体教师确保教学进度表、教学大纲与授课内容三者高度统一,教案撰写务必标题层级严谨、内容详实,符合学院既定标准。着重阐述了课堂“两性一度”的实践路径。她指出,教学不能止步于知识灌输,而应设计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高阶思维;要大胆融入新方法、新案例,体现创新性。在谈及课程思政时,系主任谢清教授鼓励大家要追求“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将诚信专业、敬业精神等思政元素如盐化水般自然融入专业知识讲授中,并合理利用AI等新工具拓展教学边界,引导学生善用而非依赖技术,并且在课堂上要坚持做到对分课堂的要求。
(教学副院长钱宇晴发言)
在磨课过程中,每位老师都上台展示说课过程与自己的上课思路,其中许卉老师的教案设计赢得了全体教师的高度认可。她以其精心撰写的教案为例,直观展示了如何将教学规范落到实处。许老师的教案不仅内容详尽,更突出体现在“时间分配精细化管理”和“旁批引导动态化生成”两大特色上。她介绍道:“在教案中,我将每个教学环节都精确到分钟,这能有效掌控课堂节奏,确保教学重点有充足的时间展开。而详尽的旁批,则是我对课堂的预演和思考,我会提前标注关键提问点、预判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以及可以切入的思政案例或生活实例。”这种极具操作性的教案撰写方法,被与会教师视为将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紧密连接的“桥梁”,为实现有序、高效、互动性强的课堂提供了清晰可靠的蓝图。
(许卉老师展示课堂实践)
本次研讨会明确了教学规范的具体要求,交流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税收系将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持续推动教学创新,夯实教学基本功,全力打造一批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成效显著的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