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是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下,高校辅导员应该主动学习心理健康只是,力求成为学生的知心人。这就要求辅导员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和调节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案例简介
本案例以所带班级校大学生G某为例,G某为班级男生,性格开朗乐观,进校时深受同班同学的喜欢和支持。因其努力刻苦,肯下功夫学习知识和工作技能,平时注重人际交往,为人热情和善,在大二时(2022-2023学年)留任其所在的学生组织,担任重要部门的部长一职。但是担任干部半年后,该生突然有所改变:1、在工作上表现出明显的懈怠和抗拒情绪,不能够认真和按时完成老师和分管干部下达的任务;2、经常在课余出去兼职,兼职占课余时间的比例很高,且该生并未出现家庭经济困难或临时性资金紧张;3、与同班同学关系变得一般,甚至有班级同学投诉其态度散漫,对同学不热心不上心;4、对于学长学姐的教导和训诫开始不当回事,虽然表面听进去了,但是依然没有把工作做好;5、落选了学院的气排球队,存在过激情绪,认为是学院老师不重视他,认为是两个大三的队长刻意针对他,心生不满,对院队负责人也有过分敌意。
案例定性分析
经过了解情况和结合实际工作环节,考虑到学生本人主客观的变化,认为目前出现的五个问题都有一定的原因必须要关注到:第一,学生有的懈怠跟个人的过早满足、认为预期目标达成造成的心理放松暗示有关;第二,兼职所获得的短期酬劳诱惑力太大,学生抵抗不住;第三,忽视了个人成就是群众所托的道理;第四,他的侥幸心理在占据上峰,责任心不足;第五,忽视了自身的欠缺和他人的努力。
问题关键点
了解此情况后,我选择先从侧面了解:在同班同学在咨询跟他玩得比较好的男生和女生6人了解他近期情况;在组织中,同分管的干部、同部门干部、同部门干事进行电话了解,询问其近期表现;同辩论队两位队长见面,了解其落选原因,以及选拔一事的标准和要求;走访学生宿舍和隔壁玩得好的宿舍,了解其生活作息情况,关注是否有异常。从侧面走访情况看,该生近段时间花费大量时间在课余兼职,兼职地点多在外地,且薪酬和工作条件优渥。初步判断,该生在三个方面存在心理问题,一是太看重金钱;二是对自己的条件太自信,认为别人都会选择他,他是社交的核心人物;三是有可能家里面的事让其生活安排乱了。
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通过前后的调查和自己准备,安排一个没有课的晚上同该生谈话。谈话的开始如我所料,在抱怨自己遭遇的不公和觉得自己很优秀。当时我前两个判断就是对的,他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也不承认自己的不足。于是在交往中我采取了以下策略:第一先是肯定他的付出和努力,让他恢复一定的自信;第二是对比法,让他自己算算,他这一个月来兼职在整个课余时间的占比,他一下子就沉默了;第三是,告诉他别人是怎么努力的,别人是如何在竞争上赶超他的,让他逐渐摆脱优越感;第四是,鼓励他正视客观环境的改变,在主观上承认自己的不足,重新找回成功的饥渴感;第五,他在谈话中也跟我说了家里的事,家里虽然不是经济困难,但是家里人的事也让他感到了压力和迷茫,我告诉他,一件一件事来处理,梳理好生活的计划和安排很重要,不要自己乱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改变,G某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向自己的学长学姐道歉,继续和同班同学打好关系,重新回到正轨。
经验与启示
00后学生干部普遍任性和自私的特性在本案例展示得非常明显,这也是目前学生工作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既需要老师能够主客观分析情况,找到学生的问题,也要老师注重方法去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树立大局观和集体意识。相较于90后,00后的学生干部群体团队建设方面,确实需要更新工作方法和结合时代的人才特性来进行培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